• 松江档案信息网欢迎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标题: 正文: 栏目:
档案史料
           风土人情
           每周人物
           旅游文化古迹
           松江历史沿革
           历史松江
           松江之最
           上海之根
           《松江档案》内刊
           史料公布
首页 > 档案史料 > 每周人物

张惠龙(1895~1978年)

 2009-10-11
         张惠龙,松江县人,家住塔汇乡张庄村。一家四代都是泥、木工匠。自幼随父学艺,至20岁,已能独自作业。在屋上“捉漏”,瓦片不响,不碎,捉后不漏。其秘诀是:“赤脚骑瓦缝,双手并着走;翻瓦找漏缝,细心慢动手。”善砌“回龙灶”,秘诀是:“灶堂大,下底圆,镬子低于一般灶,烟囱砌得大而高。”因此吸风力强,火苗从灶肚里回转上升,提高发热量。
        识字不多,但精于营造设计。所承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造型美观的厅堂、楼房等竟没有一张设计图纸,全用口诀现场指挥建造。曾在东门张塌桥俞家,造前、后大厅,该厅造型别致,结构严密,为松江大厅堂之一。可惜设计口诀现已失传。
        在墙壁上敷水泥石子,是从上海学来的新技术,在松江第一个采用。后将此项技术推而广之,又创造用水泥石子堆砌“人工假山”的新工艺,经用凿刀加工,可和真“假山”媲美。
        1974年,被聘为修复方塔泥水工指导师傅,这时,已80高龄。在修塔过程中,采用传统工艺和独创方法,运用于方塔上的檐角风铃维修;塔檐筒瓦的加灰;塔体外墙的石灰粉墙、红粉处理等,效果显著。又如塔身腐蚀部分的加骨修缮,新砌斗拱的抬高位置等,解决了现代建筑工程方面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修复的方塔塔体完固,美好如新。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松江区档案局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 电话:021-37736578 网站访问人次:17586428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1170037  沪ICP备1104133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