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松江至嘉兴段铁路通车。
1917年4月5日,创办女子职业学校。
1920年4月17日,县城学生举行爱国反日游行。
1923年4月16日,松江各界联合成立“外交后援会”以收回旅顺、大连及不承认袁世凯接受的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为宗旨。后改名为“松江国民外交会”。
1924年4月27日,松江各团体举行追悼列宁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大会,侯绍裘主持,恽代英等作演讲。
1925年4月,松江电报局附设交通部松江长途电话分局开业。
1926年4月29日,本县参加美国费城博览会的应征品顾绣、丝光布、标布、稻种、棉种及四鳃鲈等运往南京。
1927年4月11日凌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侯绍裘在南京遭秘密逮捕。后即遇害。4月14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松江县党部被查封,右派开始“清党”。
1928年4月1日,松(江)汇(桥)路开工修筑。
1929年4月3日,松、金长途电话开始通话。
1934年4月,本县始行“保甲制”。
1945年4月2日,美空军14航空队一架战斗机失事,坠毁于张泽封八图,驾驶员巴汉被“忠义救国军”封企曾部救起,后护送赴浙西。
1950年4月2日,松江县人民法庭成立。同月,侯绍裘烈士牺牲23周年,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报》、《大公报》和《新民晚报》发表专文纪念。
1953年4月30日,柯德琼医师将私立德琼医院捐献给中国防痨协会,次日,成立中国防痨协会松江分会和松江县结核病防治所。
1955年4月,乡间盗掘古墓成风,荡湾村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地被掘开,后经劝阻恢复原状。
1956年4月1日,《松江县报》创刊。
1956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来本县,检查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957年4月5日,全县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42个,入社农户84434户,占农户总数99.14%。
1959年4月,县成立2个民兵师,下辖26个团,共有民兵185808人;同月,在横潦泾江边开辟新工业区,筹建上海市属九○一、六○一两家工厂(今上海第二冶炼厂、新江机器厂)及有色金属研究所。
1960年6月,县、社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新三反”运动。同月,乐都路、玉树路建成。
1961年4月,开始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先在泗联、天马、佘山、城北、新桥5个公社试点。
1966年4月1日,城厢使用自动拨号电话机。
1969年4月2日,在县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散会时,天雨,出口处狭小,人群拥挤,踩死2人,重伤6人,轻伤21人。
1976年4月,上海市农业局外事办公室委派本县农业、农机、水利等技术人员7人,组成农业专家组,赴尼日利亚,援建水稻农场。
1977年4月10日至5月31日,持续阴雨50天,三麦多患赤霉病,每亩平均减产100公斤。
1979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摘帽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摘除1312名地主、富农分子帽子。
1983年4月,全县普及初等教育。
1984年4月19日,松江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次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江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同月,政社分设,建立乡人民政府。
1985年4月27日,方塔电扇总厂二车间失火,焚毁厂房及毗邻仓库,损失10万余元。
1986年4月,大港乡党校成立,为本县第一所乡党校。
1987年4月1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侯绍裘烈士牺牲60周年纪念大会,并在烈士母校松江二中举行烈士汉白玉半身雕像揭幕仪式。
1988年4月16日,松江科技馆建成,对外开放。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为松江科技馆题写馆名。18日,县台胞、台属联谊会成立。
1989年4月4日,松江文学艺术界联谊会成立。8日,美、法、苏、波等8个国家驻沪领事一行29人来本县参观“星火计划”项目。
1990年4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江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次日,松江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91年4月4日,撤消原泗泾镇、泗联乡,建立镇管村体制的泗泾镇。
1991年4月8日,全国企业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教育研讨会在本县召开,中宣部和中央有关部委办、全国各省市及部分大、中型企业147名领导同志参加会议,本县介绍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的经验。
1991年4月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1989—1990年度“创改革新业、建文明家园”立功竞赛活动表彰大会,洞泾乡获金鹿杯奖,15个乡镇局分别获得1990年50个单项之“最”,317个单位分获市、县级“文明单位”称号,30个单位被评为“军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
1991年4月16日,松江清真寺欢庆开斋节。上海部分区、县、局、大专院校和外地的500多名穆斯林来松共庆佳节。
1991年4月20日,上海市保安服务公司松江分公司挂牌开业。
1991年4月25日,县无线电通讯网络正式开通。
1991年4月26日,英国、美国、联邦德国、印度、摩洛哥、葡萄牙、韩国、西班牙、荷兰、泰国、尼日利亚等11个国家的水利专家来松考察参观。
1991年4月28日,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到佘山农田水利试验站视察访问,并题词“松江水利”。
1992年4月上旬,《松江县革命文化史料汇编》铅印出版,内部发行。
1992年4月18日,本县举行“振兴松江经济新闻发布会”,市各委、办、局领导和专业公司、高等院校的代表200多人应邀参加。
1993年4月17日,首届东亚运动会火炬在本县接力传递。
1993年4月28日,本县张泽乡斜泾村失去双臂的残疾青年杨杰个人书画展在方塔园兰瑞堂开幕。
1993年4月30日,松江县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在县结核病防治院挂牌成立。
1994年4月24日,晚11时50分,泗泾镇古镇酒家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烧毁楼房111.6平方米及家用电器等物品,经济损失近25万元。
1996年4月29日,松江县首次民间收藏展开幕。
1997年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来松视察;4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视察花卉良种试验场九亭分场。
1997年4月21日,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来松访问。
1997年4月24日,总投资达1.2亿元的上海大江职业技术学校落成。
1997年4月29日,新浜镇、五厍镇遭龙卷风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15300亩,房屋受损177户180余间,电线、电话线、广播线破坏约20公里,两镇经济损失366.8余万元。
1998年4月1日,本县图书馆始用区、县联网通用IC卡图书借阅证。
1998年4月5日,上海羽毛球队和日本大阪羽毛球队在松江体育馆举行国际比赛,为本县首次承接的羽毛球国际比赛。
1998年4月,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上海福电汽车有限公司、巴特勒公司等先后在松江工业区开业。
1999年4月10日,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来松调研。
1999年4月15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正来松视察绿化工作。区领导陪同视察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核心区、高速公路入城段的绿化工作,并汇报了新城区总体规划。
1999年4月20日,上海市第十一届农村体育活动日暨全国体育先进镇表彰会在新浜镇举行。新浜镇获全国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1999年4月29日,区驻摩洛哥医疗队完成援外任务后顺利回国。
1999年4月30日,市农委在松召开松、金、青、奉四区(县)防洪除涝工程会议。
2000年4月1日,泰国清迈府府尹巴威·西素蓬团长率泰国清迈府代表团来松访问。
2000年4月3日,中共中央“三讲”教育检查组组长张丁华等,在市委副书记孟建柱陪同下来松检查。
2000年4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率市委调研组来松调研,听取了工作汇报,并视察松江新城区、九峰小区、九亭镇。
2000年4月10日,美国密苏里大学行政MBA国际实习项目考察团来松考察。
2000年4月27日,区委、区政府热烈欢送中心医院沈树权和新桥镇用电站叶火良赴京参加全国劳模和先进表彰大会。
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复函海关总署,同意在松江工业区内建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
2000年4月29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64.08平方公里)划出12.95平方公里的区域行政单立。上午举行行政区域交接仪式。
2001年4月9日,上海城通轨道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董事会会议。
2001年4月17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来松视察大学城。
2001年4月19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来松考察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工作。
2001年4月25日,台湾客人郝柏村一行来松参观。
2002年4月3日,黄浦江上游泖港涵养林开发签约仪式举行。
2002年4月8日,松江区法院退休干部、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朱俊贤应邀访问朝鲜,参加已故朝鲜首相金日成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
2002年4月18日,上海市外办、区政府联合组织18国驻沪领事及夫人近40人来松参观。
2002年4月1日,“中华学生第一街”启建。
2002年4月25日,区信息委挂牌运行。
2002年4月26日,高七层、38米的安方塔在泗泾镇竣工开园。
2002年4月28日,以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敏·拉伊斯为团长的印尼人协代表团来松访问,参观江虹小区、新城模型、松江大学城和上海健伍音响有限公司。
2003年4月21日,由开元旅业集团投资开发、占地100余亩、投资逾10亿元、计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开元广场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2003年4月6日,“非典”疫情在国内暴发。区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会议召开,区委、区政府提出“严防死守,全力夺取防治‘非典’的胜利”;区卫生防病联席会议办公室成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28日,共青团松江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60人驻守出入松江各道口。30日,落户松江的民营龙工企业向卫生部捐款100万港币,用于慰问抗击“非典”的义务人员;达丰电脑公司向上海红十字会和松江区各捐赠100万元,用于防治“非典”;大胜公司日产口罩30万只供应市场,应对“非典”。至6月底,全区未出现一例“非典”病例和疑似病例,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