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头版 | 本期内容导航 日期检索
正文

一缕阳光

胡 兰

2020年02月20日 08:文艺副刊  稿件来源:松江报 

    年前微信上传来儿子通知,年初四与亲家聚餐。不料,庚子鼠年除夕那天,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钟南山院士接受白岩松采访时,明确告诉大家,此冠状病毒人传人。
  春节期间,接到单位加班的通知。作为民警,执行命令是天职。临出门前,孙子递上口罩叫我戴好:“奶奶,你下班回家后,给我讲讲上班做些啥事。”
  加班回到家,孙子问:“奶奶,加班干什么啊?”我告诉他,在公共场所维护秩序,并劝说行人戴口罩。平时,你戴不戴口罩,没人管你,但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了防止细菌传播,按规定,公共场所每人必须戴口罩,如果不戴,民警会对其劝阻,不听从者,会依法处置。
  孙子好奇地问:口罩是谁发明的?”“
  我查了一下百度,告诉他,发明人叫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193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会奖候选人。1911年,东北三省大鼠疫流行时,他参与了一场由中国人主导的国际防疫行动,成功地消灭了百年不遇的大瘟疫。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他设计发明了一种双层纱布口罩,双层棉纱中夹一块吸水药棉,用于隔离病毒,受到各国医学专家的赞赏,称其为“伍氏口罩”。
  我又给孙子解释说,现在你不能出去和小伙伴玩耍,也不能出去享受美食看美景,因为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然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你知道为什么叫冠状病毒吗,因为它有花瓣一样的形状,像“花冠”,所以就叫它“冠状病毒”。它会通过飞沫藏在我们的鼻涕里、口水里……如果有病毒的人在你面前打喷嚏、咳嗽,病毒就会传染给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戴好口罩,这样病毒就没法“串门”了。还有就是勤洗干净……
  元宵节那天,孙子从花瓶里取出一枝粉色康乃馨,一本正经地说:“我要把这枝花送给得了冠状病毒肺炎的人,祝他们早日健康。我还要制造能帮助病人的机器人,这样医生也不会感染了。”
  我把孙子这段视频晒在了微信群里,众人竖起大拇指,作家老师们也留言道:“你的孙子很阳光,很 健康”,“说得真好,还有想象力”。接着媳妇又在微信上传来孙子在家涂的彩色画,他指着画告诉我:“奶奶,你瞧这是一家临时搭建的大医院,钟南山爷爷在布置作战任务,病房里躺着许多病人,护士阿姨准备挂吊水,武汉加油!”
  有孙如此,我很欣慰。几天后,孙子来我这里,带着我在阳台上做广播操,增强抗疫体质。他像老师一样严格,一二三四地喊着口令,我老老实实地举手扩胸伸展……那刻,一段日子来的焦虑、郁闷的心中,仿佛照进了一缕阳光。